上虞游泳健儿闪耀国际赛场:揭秘世界杯泳坛新星的成长之路与家乡情结
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游泳系列赛多哈站中,来自浙江上虞的22岁小将陈锐以1分55秒43的成绩斩获男子200米蝶泳铜牌,成为首个站上该项目世界杯领奖台的上虞籍运动员。这个戴着黑框眼镜、赛后用绍兴方言接受采访的小伙,瞬间引爆了家乡朋友圈。 上虞区游泳队总教练李国伟透露,陈锐11岁才接触专业训练,比多数省队队员晚3-4年。"但他有股狠劲,2018年省运会前左肩韧带撕裂,硬是打着封闭拿了三金。"如今他的技术特点鲜明:转身速度快达0.8秒,后半程冲刺能提升1.2秒,被外媒称为"东方涡轮"。 记者在陈锐家中看到,书柜里整齐码着28本训练日记,扉页都印着上虞地标——舜帝庙的剪影。其父陈建国说,儿子每次出国比赛行李必带两样:霉干菜和 当被问及巴黎奥运会目标时,这个爱唱越剧的小伙突然严肃:"我想让全世界记住,奖牌榜'CHN'后面有个叫上虞的地方。"此刻,曹娥江畔的霓虹灯牌正滚动着"锐不可挡"的祝福语,江水倒映的星光,恰似泳池里未熄灭的梦想。从曹娥江到世界舞台的蜕变
"训练时教练总说我是'曹娥江里泡大的水猴子',"陈锐在混合采访区笑着回忆,"小时候在舜康泳池每天游到闭馆,现在想想,正是那些寒冬清晨5点的训练,撑起了今天的奖牌。"
小城走出的"蝶泳杀手"
泳池之外的家乡纽带
队里明令禁止的梁弄大糕,"说吃了这个才划得动水"。上虞教体局正筹划将他的训练影像纳入少儿游泳教材,城南小学已将他夺冠的瞬间绘成3D墙画。